张而显章 瑾而见谨 ——访思政课部优秀教师张瑾
发布时间:2013-03-29 来源: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记者 熊振 宋茂良 聂东奎
2006年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2008年来我校任教,获2011—2012年度教学质量二等奖,她就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副主任张瑾老师。
教学方法独特
初来学校任教时,虽说主修历史专业,可张瑾老师对教授带有政治性质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却不太适应。为了上好这门课程,她常到华中科技大学去听课,学习上课的技巧和方法,还向我校其他优秀老师学习。靠着这股钻劲,张瑾老师的授课技巧日渐提升,渐渐站稳了讲台。
听过张瑾老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同学都表示,张瑾老师上课讲究方法,很有感染力。电气1103班的章同学说:“我是一名工科学生,历史功底不好,对历史的兴趣也没有文科学生浓厚。不过听了张老师的课,我发现自己有了改变。每次上课,张老师都会扩充一下课外基础历史知识,为了调动我们的积极性,还实行了回答问题加分的措施。有一次,为了活跃气氛,张老师用四川家乡话朗读了课文,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渐渐地,我开始热爱历史课了。”
张瑾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在课堂上表现的个人魅力让许多同学彻底爱上了历史。比如,上课前几分钟,会有一首好听的歌曲暖场,舒缓大家的心情,做好上课的准备;内容丰富,影像、图片、文字资料齐全,最大程度的还原历史,增强历史的现场感;课前准备很充分,课堂上表达流畅自如,让同学们容易理解和接受。
教学设计新颖
不少学生对历史科目的印象是枯燥无味的,除了运用好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外,对书本内容进行怎样的教学设计才对学生的发展更有帮助呢?
张老师有自己的答案,联想到自己当初求职面试时紧张的情形,她认为一个好的教师不能只专注书本内容的输出,而应极为注重教学设计的新颖性和有用性。应当让没有生命的书本内容变成活生生的情景再现。其结果不仅是要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更是要通过合理新颖的教学设计转化成学生活的能力。为此,她给学生布置了爱国主义演讲和自拍情景剧作为特殊的课堂作业。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学生拍摄的《国共谈判》,从里面的服装、字幕、配音、选址拍摄等都让我眼前一亮,尤其是毛泽东和蒋介石的配音,原以为是学生剪接的,后来才知道是一个同学自己配音的。2010届学生我布置的是爱国主义演讲,后来我改为了拍摄历史情景剧。我想学生在拍剧时肯定会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事实证明,拍摄历史情景剧的效果相当不错,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热情也让我感到很欣慰。”张瑾老师说。
教学态度严谨
严家出好儿,严师出高徒。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对学生要求严格,往往对自己也很严格。
为了使自己的课堂不断吸引学生的兴趣,备课是很重要的一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针对每次讲稿和课件,张瑾老师总是精益求精,常常修改十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张老师说,“每次给学生上课,我都当做第一次给学生上课,我会好好准备。我也会将每次上课当做最后一次上课,不给学生留任何遗憾。”
目前,张瑾老师正在着手准备《武汉历史资源》这一研究课题,因为武汉的历史资源众多,将这些历史资源运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国近现代史时便会更加深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