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委教师工作部 >> 师者风范 >> 正文

“荆楚好老师”、武昌首义学院“首届师德师风标兵”李硕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0-09-30 来源: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阅读次数: 【字体:

李硕,武昌首义学院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博士,副教授,湖北省机电工程学会理事,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作为一名80后,他已经有十三年的教龄,承担专业管理、教学管理也有近十年的经历,他有着同龄人少有成熟与稳重,工作中,他总是忙忙碌碌、脚步匆匆,他将满腔热情与全部精力投入到他所挚爱教育事业,他热爱教学,关爱学生,倾心教育,从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他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积累,努力践行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一、凝练党性,以德为先,做教育中国梦践行人

李硕于2005年11月入党,已有15年的党龄了,他思想纯洁、作风正派,励志把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一心扑在工作上,他坚持不断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他自参加工作以来,他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不图享受,乐于奉献。他是学院副院长,同时担任教工党支部书记,教学管理工作担子重、头绪多,特别是这两年,学校开展了多项的重大教学改革,很多工作都是从零起步,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研究部署,他总是身体力行冲锋在前,教学管理一线、产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研科研课题申报、学院建设规划研讨、学生创新创业指导……都能看到他消瘦的身影。工作中,经验不足,他虚心请教,面对困难,他努力克服,没听到他喊一声累,没看到他打退堂鼓。学院党支部有42名党员,几乎占到学院教职工总数的一半,他作为党支部书记,能充分认识到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性,他坚持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的要求,严格落实学习制度,加强党员政治学习,通过组织党员理论学习、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加强党员政治意识,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努力筑牢党支部战斗堡垒。为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017年,党支部制定了《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党员教师联系班级制度》,号召广大教师党员积极参与学生专业班级管理工作,制度执行两年来,共有23名教师党员承担了近30个专业班级的班主任工作,推动了学院协同育人模式的发展,增强了学生教育管理力度。李硕身体力行,亲自担任学院“荆楚协同育人卓越班”班主任工作,系统开展学生班级管理教育工作,并于2018年7月带队赴十堰开展暑期顶岗实习,整个暑假,李硕和学生一起吃一起住,带领学生下车间,组织学生学习研讨,一个暑假里,他没有陪伴过家人,没有带孩子去旅游,家人也曾对他抱有怨言,他只能默默承受,他只希望自己努力推行的“卓越班”能实验成功。2019年底,我国爆发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汉为疫情重灾区,李硕同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与社区活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学校的方舱医院(备用)建设点的志愿活动,践行了一名党员的觉悟和党性。新学期的教学秩序全部被打乱,作为教学副院长,李硕同志身先士卒,尝试各种线上教学手段,并将自己的经验录制成视频,分享给全院的教师,使得学院的教学工作合理有序的开展了起来。他还掌握了学生线上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程思政教育,使得学生度过了“学习难关”的同时,也度过了“思想难关”,并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李硕时时刻刻铭记着自己的理想信念,他努力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和同事树立榜样,感染身边的学生,鼓舞周围的同事,努力践行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但在荣誉面前,他总是谦虚退让,只在2014-2015年度和2016-2017年度获得武昌首义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二、亦师亦友,桃李芬芳,做学生发展的引路人

李硕全心诠释着教师的使命,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精力,努力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把爱无私地倾注给学生,如春雨润物一般尽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引导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不论课上课下,不论学习生活,李硕都愿意与学生交流沟通,亲自指导,为学生成长指引方向,学生们也愿意找他请教问题、探讨人生,在学生们眼中,他是老师,更像是兄长,学生们都亲切的称呼他为“硕哥”,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想到找“硕哥”帮忙指导。

2016年5月的一天,2012级机电专业的学生姚旭东已经在李硕老师的办公室里坐了一个下午。他报考东北大学研究生,参加复试的长长名单里,他的名字在最后一段里。“路途遥远”、“希望不大”、“困难重重”,这是姚旭东反复说的几句话,担心自己复试录取无望,几度表示要放弃复试的机会。“初战成绩已过往”、“未上战场言败早”,这是李硕老师掷地有声的回应。李硕耐心的做姚旭东的思想工作,鼓励他树立信心,放下包袱,认真备战,不知道举了多少个鲜活的例子,也不记得来回辩驳了多久,最终姚旭东在李硕的说服下,彻底放下了思想包袱,踏上了开往沈阳的列车。那是一辆武昌开往沈阳的通宵慢车,姚旭东一夜无眠,捧着《液压传动》教材仔细翻看,遇到疑问就联系李硕,李硕手握手机,耐心回答姚旭东发来的问题,悉心指导他做最后的复习准备,一夜没合眼,陪着远在沈阳的学生走进复试考场。当复试结果出来的时候,姚旭东位列其中,他冲到李硕办公室,一把抱住李硕,嚎啕大哭,激动地喊:“硕哥,这个录取通知书是您的!”姚旭东在硕士三年学习中,李硕仍然会关注自己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不断进步,师生关系也变的更加的紧密。2018年的6月,姚旭东从东北大学顺利毕业,他凭借着自己优异的表现,获得了三家知名公司的offer,他的把三份offer发给李硕,请“硕哥”帮忙分析指导,李硕知道这是学生对自己最大的信任,他详细了解企业信息,分析学生特点,帮助学生确定择业方向,最终,姚旭东选择了  企业,现在已是这家企业的  。工作多年来,李硕帮助过很多像姚旭东这样的学生,他们考研路上遇到困难踌躇不前时,李硕总能在关键时候拉一把、推一推,帮助学生度过难关。2006级的张晓璐、2012级的姚旭东、    ……都是在他的指导下成功考取研究生的,他的手里积攒了50多人的考研信息库,每到考研季,都会有学生找到李硕咨询考研政策、了解考研信息,他也会不遗余力的帮助学生分析指导、联系学长,为考研的学生助力,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学生实现梦想。

“硕哥”在机电学院还是一个为学生就业实习牵线搭桥的“红娘”,在很多企业,凡经李硕推荐出去的毕业生都会被企业有限录用,甚至得到企业“免检产品”的殊荣。曾经,学校培养的学生受到某些企业的歧视,学生就业时往往会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李硕为此愤愤不平。2006级学生李祖志,被上海超程科技有限公司在投递简历环节就拒之门外,李硕了解情况后亲子联系用人单位,介绍学校人才培养情况,分析学生特点,力保学生能胜任单位工作,为学生争取求职机会,最终,企业负责人被他的执着所打动,第一次聘用了独立学院的毕业生。李祖志不负众望,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刻苦钻研,很快成长为该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技术总监,获评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时至今日,李祖志就职的上海超程科技有限公司,已陆续接纳了我校机电学院20多名同学就业,每年毕业季,公司人事主管桂琴就会给李硕打个电话“今年计划派几名同学过来啊,还是老规矩啊,李老师推荐的学生在我这里是‘免检产品’”。一个“免检产品”的标签就这样贴在了武昌首义学院毕业生的身上,这其中记载了李硕太多辛劳与汗水。悉心的培育呵护总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在2016年的一次毕业生回访时,我们惊奇的发现该企业的技术中心竟然有16名武昌首义学院机电学院的毕业生,企业笑称:我们可以改名“首义技术中心”了。

为了能帮助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李硕一直在努力探寻一个更加有效的方式,走访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回访毕业生收集一手就业信息,李硕一直在编织一张拉动学生就业的信息网。工作12年来,李硕坚持深入一线带队实习、走访用人单位,了解企业需求,寻找就业实习改革切入点。他带队到第二汽车制造厂外出生产实习16次,稳固了10余家企业做为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单位,推荐了近100名学生参加毕业实习和就业。这些企业大多都是连续接纳我校的学生,但是都对李硕推荐的学生执行“免试”待遇。

三、精进不休,学高为师,做教书育人的排头兵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了能够源源不断地与学生分享新的学术思想,传授更精深的专业知识,李硕在教学中也在不断自我学习,提高自己专业素质。

李硕2007年来校参加工作,2009年开始担任机电教研室主任,2016年开始担任机电学院副院长,期间,他顺利攻读博士学位,于2014年取得副教授职称,一路走来,硕果累累。他负责组织申报了“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顺利获批,为湖北省民办高校中的唯一一个,他是湖北省优秀教学团队“机械设计与制造系列课程团队”的负责人。他主持过《强化独立学院机电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模式探索》等多项教科研课题,其中省级研究项目3项、校级教研课题2项、横向课题3项;主持并执笔湖北省独立学院重点培育本科专业、湖北荆楚卓越协同育人计划项目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工作;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和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各一项;作为第一指导教师获得学科竞赛国家级三等奖一项,省级一等奖一项、省级二等奖三项。他承担《液压传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课程的教学,学生评教分数常年保持在95分以上,深受同行及专家好评。

披坚执锐,开拓进取,做改革创新的冲锋人。

担任副院长以来,李硕开始了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多个改革和尝试,积极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作。2016年的6月,学校计划开启OBE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机械电子工程被选为试点专业,计划当年的暑假完成所有认证体系的学习和达成度评价计算的实践工作。李硕勇挑重担,组建专班,带头学习文件,解析架构,反复研究,整整一个暑假都在学校加班工作。那年7月,适逢武汉连日暴雨,整个南湖一片汪洋,李硕老师所住的小区积水浸泡了一个多月,他每天趟着齐腰深的积水,冒雨步行到学校加班,食堂关门,他吃了一个星期的方便面,曾目睹过两个路人淌水触电,他也不顾个人安危,最后,机电专业顺利完成了学校布置的试点任务,于2016年9月将实践经验向全校介绍,为学校后续的OBE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解决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的困局,李硕开始尝试“实习+就业”的新模式探索,他联系多家企业,实地考察走访,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暑假期间,输送部分准毕业班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可以深入企业一线,感受企业文化,展开实际工作,同时,企业可以更加深入全面的考察学生综合能力,从中筛选人才,达到校企双赢。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院学风建设,李硕联合学院领导班子一道想办法找对策,成功的组织了“学风考风建设月”、“学风考风建设年”活动、课堂全覆盖考勤管理等一系列互活动,建立了教学、学工工作联动机制,共同管理,协同育人,从更本上扭转了学风不正的现象,为学生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改革从来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成绩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去坚持,李硕深深明白这一点。十二年来,李硕谨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道训诫,刻苦钻研业务、创新改革教学方法,以知识征服学生;注重育人、用自身风德感染学生,以身体力行帮扶学生;乐于奉献、将事业和个人同为一体,以全情付出投身教育。他立志将一如既往地用心去浇灌神圣的教育热土,将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知识不断巩固职业的基石,把真诚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教育事业,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发出靓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