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娜——以赤诚心照亮学生成才路
发布时间:2024-05-22 来源: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阅读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姜娜,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教师,现任艺术设计学院实训实验中心主任。从教以来,她满怀赤诚之心,始终奔赴在教育引领学生成人成才的旅程中,深得同事褒奖,学生信赖。曾荣获校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校级教学质量二等奖,省级优秀学士论文指导教师等诸多奖项,并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多次获评优秀教师。
创客理念融于教学
姜娜出身于艺术设计专业,怀着一腔教书育人的热情,毕业后就来到我校工作,成为一名作为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师。为取得育人成效,她善于总结经验,在教学上形成自己的理念和方式。
姜娜一直承担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任务,先后讲授过的课程有《设计思维》、《文创产品专题设计》、《体验设计与实践》和《品牌传播与策划》等。她把好教学环节每一关,详尽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尽可能掌握好教学节奏。“一个人做好工作不仅要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更离不开感情和爱心的投入。”姜娜经常在课下与学生交流,听取意见和心声,征求对自己教学方面的建议,她以知识被学生有效获取为根本,注意与学生沟通交流,反馈改进教学,提升教学效果。通过持续深耕努力,2015年她主讲的《POP广告设计》课程被评为校精品课程。然而她没有止步,为提升授课效果,她注重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质量,近年来参与建设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
“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性,我会把创客教育理念融入到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来。”为突破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不足和缺乏跨学科知识结合应用的能力等问题,姜娜注重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采用项目制学习方法和小组式学习形式,帮助学生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客教育融合多种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以实践创造为主,鼓励学生形成自由开放的讨论氛围,培养勇于创新的思维模式,因而在此过程中,老师从传统单向知识输出者转换成了课堂的组织者与设计者。她说:“在全面遵循创客教育教学的同时,我也鼓励同学们自发形成小组学习,多人协作的模式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协作,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成效显著。近年来,姜娜指导学生申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得省级立项5项。
实验室建设结硕果
在肩负教学工作的同时,姜娜还身兼学院实训实验中心主任。她深知,实践教学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直接支撑。为建设好该中心,她多次与其他院校切磋交流工作经验,学习借鉴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相关经验,对我校实验室建设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尤其学校迎评促建前,学院实验室建设覆盖面广,涉及到新建和续建多个实验室,工作量很大,从组织实验室申报书的撰写到每一间实验室的装修方案,到每一台设备、设施和家具的确定和安装,姜娜都需要逐个进行落实,组织实验员老师进行整理,组织线上线下申报讨论10余次,线上线下调研多次。“必须保证实验室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不能有任何马虎。”同时,大量的资料需要整理和完善,她认真学习领会评估方案及指标体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逐条逐句研读,梳理完成了学院整套实验管理体系文件。由于要同时从事教学工作,姜娜为不耽误工作进度,便组织材料组成员,经常利用中午和晚上进行材料编辑整理、艺术展厅的布置等工作,踏着月光回家对她而言成为常态,最终所有工作按时完成。同事们说,姜老师可真拼,在她的带领下,大家也干劲十足。
每一年的寒、暑期都是进行学校实验室设备更新和环境建设的时间,姜娜都会在学校值班,带领实验中心的同事们有序而细致地完成每一次建设,从设备选型到场地施工,每一个细节都亲自把关,确保在每年9月实验室能够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上任不到3年时间,共完成艺术设计新建和续见实验室11个。
在此基础上,姜娜还结合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搭建、规范和完善了配套管理体系。她遵循学院提出的“人人有方向,人人进团队”激励机制,创新构建“实验室+工作室”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形成“专业教师+实验师+学生助理”的服务管理机制,充分满足师生需求和调动师生的参与热情,也充分发挥了实验室在实践环节中的强大支撑作用。
躬身助力成人成才
教书育人,传道授业,最重要的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提升认知,并将专业知识转化生成能力,从而走向希望和成功。姜娜非常重视学生成人成才,她说,这是作为老师最大的价值追求。
课堂之外,姜娜注重和学生交心谈心话家常,借此有些拉进彼此关系,了解学生心中所想、生活所惑。“一位好老师,决不能只注重课堂教学,应全方位引领学生。”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她总是循循善诱,谆谆启迪,因势利导。如针对有些学生就业和考研上选择的困惑,姜娜说,遇到这种迷茫非常正常,恰恰说明在为将来行走之路思考。每个人的选择既有目的性,也有现实性,无论目标为何,总要脚踏实地上好每一次课,完成自己每一次作业,打磨好每一个作品,在平时课堂上和一遍遍实训中了解自我优劣,扬长避短,聚焦长处,打造属于自己的标签。她经常鼓励学生珍惜求学黄金时光、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广泛阅读优秀书刊,这些都为学生成长成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外,姜娜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借此厚植学生专业实践创新能力。“我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知识创新应用能力,这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姜娜指导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等专业赛事,获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二等奖、三等奖等诸多奖项。备赛中,她总是站到一线,亲自陪着学生搞实验,反复修改打磨作品,直到满意为止。遇到学生信心不足,总能温暖鼓励,激发学生自信。不少参赛学生感慨,有了姜老师指导,就是成功了一半,言语中满是感激和称许。